碰到了面积缩水,在购房合同里又没对面积差异做出明确约定的状况,购房者如何解决呢?
购房者经过多方面比较才选定房屋,交房后才发现房子的实质建筑面积比购房合同上显示的面积缩小了,然后在购房合同上发现没对面积差异做出明确约定的状况,这个时候购房者如何办?下面记者为你一一介绍。
(一)面积误差比值在3%以内(含3%),根据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依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产品房交易合同纠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第十四条规定,出卖人出货用的房子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产品房交易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根据约定处置;合同没约定或者约定不清楚的,根据以下原则处置:
另外,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产品房交易合同纠纷的诉讼期只有2年,核定面积的时间一般以政府部门核发的房地产证为准。
(二)面积误差比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赞同继续履行合同,房子实质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根据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子实质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越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张某花200多万买了一处店面房,经测量,该店面房实质建筑面积为303.75平米,而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却显示为335.1平米,建筑面积缩水31.35平米,张某能否需要开发商双倍返还购房款?
【案例】
张某购买的店面房面积误差比为9.36%,因此,依据法律规定,张某可依据合同需要开发商返还面积误差比3%内的房价款,并双倍返还误差比超越3%的房价款及赔偿经济损失。
依据《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备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根据约定履行我们的义务,不能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